草原牧医[六零] 第59(1/2)
草原牧医[六零]草原牧医[六零] 第59
“你们要领这么多人,养得起吗?”
“得养啊,陈社长,太缺人了,必须得养得起啊。”
王小磊双肘支在桌上,身体前倾,恳切地道:
“你看我们大队本来人就不多,现在这么多牲畜,不添人咋照顾得过来嘛。”
“到现在为止冬羔916只,活了853头羔。春羔1322只,活了1008只。牛产犊311头,活了298头。马产驹207匹,活了195匹……”
陈社长捏着眼镜,念到后面觉得自己都看不懂数字了:
“你们这开春以来几乎就没怎么死崽子啊!咋养的?”
“啊,就是,那个——”
“什么这个那个的,你别磕巴,好好说啊。”把陈社长急坏了。
“就是严格规划各种时间,比如产前护理、特殊草料供给,产中跟进母畜各项身体指标,生产时兽医随时待命——”
“啥?”
“?”
“兽医随时待命?谁啊?还能天天跟着你们大队,等着有母畜难产?”陈社长手压着桌上的单子,人一着急,表情都凶起来了。
“不是,我们不是有个自己的兽医卫生员嘛,她带着几个天天跟她帮手的人,一边治一边教。”
“……”陈社长听得直砸吧嘴,这兽医卫生员能撑得起整个生产队的兽医工作?场部那几个兽医卫生员就是小学徒,常常连些基本常识都搞错呢。
“然后就是产后对新生羔子和产后母畜的护理,比如预防羔羊痢疾,羊羔出生后第二天必须喂上土霉素,绝对不能漏下,最晚也得3天内。我们都有表的,那个表做得可好了,就算不认字的人也能看懂、也会记录——”
“你等等。”社长忽然摆手,随即从桌后站起来往外走。因为太着急,还在桌角上把脚趾头踢了,一瘸一拐坚持跑到门口,朝着院子里喊道:
“去把正在场部的第2、第11生产队的大队长,还有咱们公社的妇女主任都喊来,哎哎,去把小黄毛和大茄子也喊来,还有,那个新来的女知青,文化水平最高的那个劳动积极分子,叫啥来着?”
“社长,叫陈援朝。”
“这名字起的,多好记啊,我咋能老也记不住呢。你把他们都叫来,一会儿你也过来。”趁社长喊完人,歪着脑袋怔了一会儿,又朝着院子里喊人:
“哎,小王,你让马棚那边准备几辆马车,我们大概十个人左右,下午出发去第七大队。”
他们内蒙牧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围着牲畜们转,能提高牲畜存活率,直接影响牲畜出栏数量的,那就是最厉害的技术。
他非得亲自带人过去了解一下不可。
“?”坐在办公桌边上,事不关己地翘着二郎腿看热闹的大队长王小磊忽地瞪大眼。
咦?去他们第七大队?
刚才喊的那些个人,不会都要去吧?
几个小时后,大队长王小磊骑在马上,领着几辆马车里坐着的一群男女老少,仍有点回不过神来。
社长说了,都是去他们第七大队做实地考察的,要去跟他们大队学习养畜接羔的先进技术。
突然!
太突然了!
暂别春牧场
小毛驴和她一起回头,目送着塔米尔纵马渐远的背影。
化冰的时候, 冰片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。
林雪君喜欢蹲在草皮上,耳朵贴近地面,听那些小冰片发出的声音。
那是大自然最微小的音乐, 只给那些最闲的、最无聊的人听。
林雪君为今春大队的最后一头小牛犊接生完毕, 在准备离开这片春牧场回驻地时,忽然就清闲了下来。
虽然母牛和小牛的身体健康仍需看护,但胡其图阿爸他们自己就有非常强的养殖手段,除了按照她提出的新流程多做关照外,只要大牛小牛不生病, 基本上不需要林雪君插手了。
于是, 她可以放下压力和包袱, 放松地抬起头看看天, 俯下头看看地。在没什么其他娱乐手段, 也没有别人的空旷草场上,尽情地发发呆, 浪费下时间。
坐在阳坡草地上,林雪君分享后世总结出来的口诀给阿木古楞:
“要想羊儿长得好,让它吃遍坡中草。不放露水草, 不喂变质料。先把草喂饱, 再把水饮好。夜前加精料……”
阿木古楞一条一条地听,点头道:“是这个道理, 我们也有口诀,比如三勤四稳四看。”
“都是什么?”林雪君翻过身,改躺为趴,扯了扯身下垫着的羊皮褥子, 又拍了拍屁股上的褶皱, 让太阳好好晒晒她的背和屁股。
“就是放牧要腿勤、眼勤、嘴勤。你得一直赶牛羊吃好草, 多看着点牛羊,还要勤呼喝喊叫,也是为了把牧放好。”阿木古楞说罢,又道:
“出牧稳、放牧稳、收牧稳、饮水稳是四稳。”
“很好理解。”林雪君点了点头,“四看是不是看地形、水源和天气……还有啥需要看啊?”
“看草场啊。羊要吃碱草才长膘嘛。”阿木古楞解释道。
“可是头羊好聪明的,它自己会找碱草吃。”
“偷懒的想法,就算头羊聪明,牧人也要随时把握这些要素的动向。”
林雪君耸肩笑笑,转头问阿木古楞:“你教我唱蒙语歌吧,你们唱歌的时候都好有魅力啊,像会发光一样。我也想那样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